教育之窗

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有很大需求空间

人气:253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迷惘与焦虑之中。在是否还有必要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质疑声中,其政策支持力度正大幅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在刻意压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关停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人为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萎缩。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困境的形成,源于学生不再以就业为目标,即使经济发展欠发达的省份,中职学生也基本能升学。有些人据此主张: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既然中职生不再以就业为目标,就没有必要再办中等职业教育。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办学质量不高、差生积聚等现实原因,中考分流造成了学生与家长一定程度的教育焦虑,高中阶段教育完全普高化的声音甚嚣尘上。这一观点看似合理,其实是刻舟求剑。因为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不是过去的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过去的中等职业教育观念,如何能为今天的教育发展提供正确规划?国家已把职业教育明确界定为一种教育类型,即职业教育不仅有就业功能,还有教育功能,不能因为中职学生不再以就业为目标,就认为不再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才是其真正的改革方向。
即使仅从升学与就业功能维度设计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存在必要性。因为无论高中阶段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形式,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必须有50%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轨道。这一比例在国际上还是比较低的,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进入学术型大学的学生比例一直控制在30%以内。培养过多学术型大学生不仅会造成教育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对最终要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在这个领域获得精深发展。至于多数高职院校倾向招收普通高中学生,很大原因不是这些学生的教育基础更适合高职教育,而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真正树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观念。更容易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更容易学习高等数学,往往是高职院校更愿意招收普通高中学生的理由。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保持一定规模的中等职业教育还有特殊含义,即中职学校学习成本低,许多省市的中职学校不仅不收取学费,甚至还有生活补贴。既然无论读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相当比例的学生最终都将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那么保留中等职业教育就可大大降低很多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一味撤销中职学校,如果政府又没有足够财力举办普通高中,由民办普通高中来完成普通高中扩招功能,那么很可能导致许多家庭经济返贫。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家长得知职业学校要削减招生数量后非常着急,出现排队上职业学校的现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设计,既要看到因职普分流给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带来的教育焦虑问题,更应对我国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现状有合理评估,不能高估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高中阶段是否有一种教育形式,既能保留中等职业教育,又能缓解因职普分流造成的教育焦虑?人们通常把解决方案指向综合高中。部分地区再次启动了综合高中试点。高中阶段教育的分轨制和单轨制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不同国家办学形式的选择各有其制度、文化基础。这里要提示的是:(1)综合高中绝非办学质量很高的学校,无论英国、日本还是美国都是如此。美国学术性最强的高中教育是在普通高中。因为综合性容易分散学校办学资源。如果最差的高中是综合高中,那么就会培养出大量既无升学意愿和能力,又缺乏就业技能的学生,造成严重社会问题。(2)综合高中内部并不综合。多数国家的综合高中并不允许学生自由选课,而是要求他们选择普通教育序列或职业教育序列,并主要在此序列选课。难以允许学生完全自由选课的重要原因是高中阶段课程门数太多。即使普通高中也一直在是否分文理科之间徘徊,再增加职业类课程,学生学业负担就会太重。(3)举办综合高中的前提是要有更加开放的高考制度。职业课程必须在高考科目中占有地位,否则职业课程就不可能在综合高中受到重视,甚至根本不会正式开设。(4)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在的中职学校其实都是综合高中。因为中职学校都开设公共基础课,且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30%。这与其他国家的中职学校完全不同。
“少而精”是否是发展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路?这里的风险是:如果仍然按照目前的招生逻辑,中考成绩最低的学生进中职,那么随着中职学校数越来越少,其招生分数线必然越来越低,教育质量也就越来越差,这样如何可能办出精品?要改变这一招生状况,除非建立起专门针对这些学校的职教高考制度。即使如此,剩下的学校又将何去何从?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2025年第2期第1页。


招生热线

0931-5135 000

学校地址

兰州新区中川镇589号

版权所有:甘肃万通未来汽车技工学校有限公司

地址:兰州新区纬三路589号 电话:0931-5135000

陇ICP备202000396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210号